国际能源署:2BG大游023年中国原油净进口量达5亿
BG大游国际能源署《2018 年石油市场报告》估计──
2023年中国原油净进口量将达到5亿吨
“石油市场从2018年到2023年将经历两个阶段。2020年之前,非欧佩克国家的原油供应将超过需求的增长。但到2023年,如果投资持续不足,全球作为缓冲的有效备用产能将只能达到需求的2.2%,在新供应到来之前油价波动加剧的可能性增加日前,在国际能源署(IEA)举办的《2018年石油市场报告》新闻发布会上,IEA石油工业与市场部负责人尼尔·阿根森(Neil Argensen)分析预测国际未来6年(2018-2023)的石油市场。
BG大游根据IEA发布的《2018年石油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尽管中国石油需求增速将放缓,但预计中国原油净进口量仍将增长至到2023年1000万桶/日(约5亿吨/年)中国石油生产量,届时美国和印度每年的原油净进口量将是中国的一半左右。
中国石油需求增长将放缓
BG大游IEA 认为,目前,全球石油库存几乎消失,油价已经回升。油价上涨为减产的国家带来了回报,也推动了美国新一轮的石油产量增长。加之巴西、加拿大、挪威等国增产,预计2020年前非欧佩克国家原油供应创纪录的供应将超过需求增长,市场足以满足需求,但市场仍然需要更多的投资来确保供应安全,以迎接强劲的未来。石油需求增长。预计石油需求年均增长120万桶/日(预计2018年增加140万桶/日,2023年增速放缓至100万桶/日),石油需求在2023年将达到1.047亿桶/日,比2017年增加690万桶/日。
中国和印度将共同贡献近 50% 的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到2023年中国石油需求增速将较2010-2017年放缓,而印度石油需求增速将小幅提升。
“随着中国意识到城市空气质量问题,相关措施正在加强,包括用其他能源产品替代石油。”尼尔·阿根森解释了预测中国石油需求增长放缓的原因中国石油生产量,但尼尔·阿根森也指出,石油需求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见顶。
BG大游“目前,中国原油产量降幅有所放缓,但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原油供应能力将进一步下降。随着中国原油进口量的增加,中国需要从其他地方获得进口资源,原油进口结构也将发生变化。会有变化中国石油生产量,”尼尔·阿根森强调说。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学院石油市场研究所所长戴家权认为,全球石油需求将持续增长,到2040年不会见顶。“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更多的是对大众心理层面的影响,而对行业的影响还是很小的。”戴家权说。
BG大游记者从现场获得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77万辆,占全球总销量的一半。去年中国整体汽车销量超过2800万辆,但新能源汽车占比不到3%。
“从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替代石油的比例极小,展望中长期未来,替代量不足以实现对石油的颠覆性影响。”戴家权说。
化学品是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报告预测,到 2023 年,美国原油出口能力将翻一番,达到每天 490 万桶,是目前水平的两倍。
在轻质致密油的推动下,2023 年美国的产量将增加 370 万桶/日,占全球 640 万桶/日产量增长的一半以上。美国石油总产量将达到近1700万桶/日,几乎与国内石油需求量持平,届时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生产国。由于巴西、加拿大和挪威也为供应增长做出了贡献,非欧佩克产油国到 2020 年可以满足全球需求增长。
“全球石油需求增长最快的是化工行业,尤其是美国和中国。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为化学工业开辟了廉价原料的主要来源。到 2023 年,全球新增石油需求总量的 25%(约每天 170 万桶)将来自乙烷和石脑油。”Niall Argensen 强调,化工产品是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在下游领域,报告认为,由于成品油需求增长放缓,全球炼油产能过剩将增加。预计到 2023 年中国石油生产量,全球炼油能力将增加 770 万桶/日。同时,成品油需求增速放缓至 500 万桶/日。不断增长的过剩产能将拖累炼油利润。
其中,随着炼油厂加工能力的提高,亚太地区原油进口需求增加超过350万桶/日。这个中东国家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来源国,但由于该地区炼油需求的增加,出口量只会增加 100 万桶/日。其他供应来源,如安哥拉和尼日利亚中国石油生产量,将分别由于产量下降和国内炼油能力增加而减少出口。这为新的供应来源提供了机会,主要是美国。美国对全球原油贸易的影响力增强,出口有望满足炼油商的需求。
中国原油市场消费和生产面临新挑战
在世界市场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原油市场消费和生产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2017年我国原油净进口量4.15亿吨(约830万桶/日)。其中,我国从美国进口原油765.4万吨,远高于2016年进口的48.5万吨。
“美国将成为原油进出口大国,国内炼油厂主要加工中重质原油和轻质原油出口。尽管存在贸易摩擦,但中美炼油行业互补性强。两国仍需要更多合作。”中国国际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市场战略部副总经理王培表示,今年中石化从美国进口原油预计将从2017年的557万吨增加到1000万吨。吨左右。
“到2030年,我国国内原油年产量预计1.8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85%。
虽然上游供给明显不足,但相关激励力度不够。近三年,上游投资有所压缩。油气体制改革对上游的刺激作用尚未显现。目前尚无扭转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潜在领域和政策发展。力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规划研究所副所长单连文在致辞中表示,由于当前我国成品油价格机制扭曲,中石油毛利率企业在世界上处于较高水平,极大地鼓励了工厂和加油站的投资。
“成品油价格完全市场化将淘汰落后炼油产能,挤出大量石油批发商,打破油价虚高的‘价格战’。”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柯晓明认为,新炼厂要在新的价格体系下进行评估。
BG大游“如果成品油价格全面放开,国内炼厂毛利率有望减半,部分炼厂投资项目风险很大,行业投资者和新进入者应警惕。”柯晓明终于强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