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基金会CEOBG大游邹骥:六大举措助力中国实现
BG大游邹骥:六大举措助力中国实现“碳中和”
BG大游今天,环保、绿色低碳不再是经济增长的障碍和“绊脚石”,而恰恰是我国高质量增长和新增长动能的助推器。
8月3日,2022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先站后破,双碳助力美丽中国”主题论坛在线举行。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中国主席邹骥在论坛上表示,环保、绿色低碳不再是经济增长的障碍和“绊脚石”中国能源基金会,而是我国高质量增长的新动力。
BG大游“未来碳排放达峰后,大概有六种基本的减碳方式。”邹骥说中国能源基金会,首先是促进可持续能源消费。通过这种方式,减排规模可以占到未来减排任务的近三分之一。这与我国重视节能增效是一致的,也将改变我国未来的生产生活方式。其中,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是本次减排的重头戏。
在邹骥看来中国能源基金会,电力行业深度脱碳是我国实现减排的第二大途径。他指出,燃煤发电占我国当前电力结构的近60%,可再生能源将是未来的主要发电方式。通过改变动力结构,也可以完成三分之一的减碳任务。
BG大游第三条途径是能源终端使用部门的“电气化”。最直观的“电气化”就是电动汽车的使用。但除了交通领域的“电气化”之外,工业领域和建筑领域的“电气化”潜力也很大。此外中国能源基金会,碳减排还应推动非电力能源领域燃料的低碳转型,以生物质能替代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使用。
“前四项措施实施后中国能源基金会,中国已经非常接近‘碳中和’的目标,但还没有完全实现。”邹骥说,这需要利用森林、草原等植被和湿地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的固碳效应,再加上水泥等工业领域的碳捕获、利用和封存(CCUS)等技术,可以实现负碳排放。
BG大游最后,要实现温室气体的全面碳中和,还需要兼顾甲烷等非CO2温室气体的中和,实现减排。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蒋凡
BG大游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